「科普」汉服的定义与种类

关于汉服,你知道多少?

微信号:qinglan0756
添加微信好友, 获取更多信息
复制微信号

汉服,即中国汉民族的传统服饰,又称“衣冠”“汉装”“华服”。它始于“垂衣裳而天下治”的轩辕黄帝,至清代汉服开始衰落,但并未消失。汉服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民族服饰之一, 凝聚着华夏民族的文化风貌,是华夏五千年文化的缩影。 一、汉服的基本结构汉服

一、汉服的定义

汉服是指约公元前二十一世纪至公元十七世纪中叶(明末清初)这近四千年中,在华夏民族(汉后又称汉民族)的主要居住区,以“华夏-汉”文化为背景和主导思想,通过自然演化而形成的具有独特汉民族风貌性格,明显区别于其它民族的传统服装和装饰体系;或者说“汉民族传统服饰 (汉服)”是从夏商周到明朝,在“华夏-汉”民族主体人群所穿着的服饰为基础上,自然发展演变形成的具有明显独特风格的一系列服饰的总体集合。

汉服的主要特点是交领、右衽,不用扣子,而用绳带系结,给人洒脱飘逸的印象。这些特点都明显有别于其他民族的服饰。汉服有礼服和常服之分。

从形制上看,主要有“上衣下裳”制(裳在古代指下裙)、“深衣”制(把上衣下裳缝连起来)、“襦裙”制(襦,即短衣)等类型。其中,上衣下裳的冕服为帝王百官最隆重正式的礼服;袍服(深衣)为百官及士人常服,襦裙则为妇女喜爱的穿着。普通劳动人民一般上身着短衣,下穿长裤。

科普|关于汉服,你了解多少?

科普|关于汉服,你了解多少?

二、汉服的种类

1、【曲裾

曲裾出现,与汉族衣冠最初没有连裆的罩裤有关,下摆有了这样几重保护就符合理并合礼得多,因此,曲裾深衣在未发明袴的先秦至汉代较为流行。开始【男女均可穿着】。男子曲裾的下摆比较宽大,以便于行走;而女子的则稍显紧窄,从出土的战国、汉代壁画和俑人来看,很多女子曲裾下摆都呈现出“喇叭花”的样式。

科普|关于汉服,你了解多少?

2、【直裾

网上买汉服实用攻略:新手买汉服前值得一看

关注我,实用购物攻略送上—— 很多女生都想尝试汉服,但对汉服的了解通常不多,加之很多店铺的汉服质量不容乐观,所以“踩雷”也是常有的事!下面总结分享几条适合新手的汉服购买技巧,供大家参考使用: 1.网购汉服靠谱吗? 当然靠谱!但要注意方法。以淘宝

华夏衣冠体系中深衣制的一种,上下连裳。深衣按衣襟绕襟与否分为直裾、曲裾。裾:衣服的大襟。直裾深衣不绕襟,衣裾在身侧或侧后方。汉代以后,由于内衣的改进,盛行于先秦及西汉前期的绕襟曲裾已属多余,本着经济胜过美观的历史发展原则,至东汉以后,直裾逐渐普及,成了深衣的主要模式。

科普|关于汉服,你了解多少?

3、【襦裙】

襦裙从有实物考证的战国时期开始,至明末清初的“剃发易服”后渐没,是汉族传统服装最基本的形式。其间2000多年,尽管长短宽窄时有变化,但基本形制始终保持着最初的样式。襦裙是是我国服饰史上最早也是最基本的服装形制之一,按领子的式样不同,可分为交领襦裙和直领襦裙。

按裙腰的高低,可分为中腰襦裙、高腰襦裙和齐胸襦裙。

科普|关于汉服,你了解多少?


扩展资料

汉服基本礼仪

一、立容: 贾子曰:固颐正视,平肩正背,臂如抱鼓。足闲二寸,端面摄缨。端股整足,体不摇肘,曰经立;因以微磬曰共立;因以磬折曰肃立;因以垂佩曰卑立。 参考文物,经立时正身、平视,两手相合,掩在袖子里。手从胸口到下腹,放在任何位置都行,甚至持着、拄着东西也行。

二、坐容: 贾子曰:坐以经立之容,胻不差而足不跌,视平衡曰经坐,微俯视尊者之膝曰共坐,仰首视不出寻常之内曰肃坐,废首低肘曰卑坐。 参考文物,汉代的经坐(这在古人就叫坐,现在为了区分,专称雅坐)是膝盖并紧,臀部坐在脚跟上,脚背贴地,双手放在膝盖上,目视前方。

三、行礼: 1、正规揖礼:左手压右手(女子右手压左手),手藏在袖子里,举手加额,鞠躬九十度,然后起身,同时手随着再次齐眉,然后手放下。 2、一般揖礼:直立,两臂合拢向前伸直,右手微曲,左手附其上,两臂自额头下移至胸,同时上身鞠躬四十五度。

本文源自头条号:领略国风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

美国《VOGUE》杂志一条汉服科普帖,韩国网民破防了…

(观察者网讯)大过年的,美国杂志一条汉服科普帖,让韩国部分网民又双叒叕破防了…… 2月2日,美国知名时尚杂志《VOGUE》更新社交媒体Instagram 动态,向粉丝介绍近年来在中国受到追捧的汉服。然而此事招来众多韩国网民的不满,他们涌到评论区大肆谩骂,妄称